本实用新型涉及髋关节置换手术用工具领域,具体涉及髓腔锉。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的髓腔锉的结构大多为刃口向下的环形槽结构,该结构的优点是能够锉削大量的松质骨,保证锉削后股骨髓腔的形状与锉身的形状一致,对于骨水泥行股骨柄假体而言,这种结构是适合的。对于生物型股骨柄,尤其是近端固定生物型股骨柄而言,这种结构不能发挥最佳作用。原因是,近端固定生物型股骨柄主要靠股骨柄近端涂层的骨长入来进行固定,而骨长入的前提是松质骨骨量充足,并且与股骨柄近端形成压配关系,如果有松质骨碎屑的诱导,会加快骨长入的进度。
对于近端固定生物型股骨柄而言,与松质骨之间最好的固定方式为近端紧密固定,远端松配合,以降低因股骨柄弹性模量大于骨的弹性模量所造成的应力遮挡效应,从而减轻大腿疼痛。市场上现有的髓腔锉大多未考虑此点,导致髓腔锉锉削后,股骨柄与髓腔之间无论是近端还是远端均为过盈配合。
人体股骨颈与内外侧股骨髁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前倾角,在锉削髓腔的过程中,如果前倾角控制不当,容易造成患者活动度受限。当前市场上的髓腔锉远端的截面形状大多为矩形或梯形,这会导致髓腔锉与股骨髓腔接触的初期就固定了髓腔锉的打入方向,后期很难再调整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髓腔锉,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在中后端部设置环槽切削刃而在近端设置四面齿形结构从而解决了能够在股骨近端最大的保留松质骨的骨量,使近端固定型股骨柄的远端与股骨髓腔形成松配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通过将远端部设置为圆柱体状结构从而解决了髓腔锉与髓腔接触的初期能够自由调整角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髓腔锉,包括依次连接的近端部、中后端部及远端部;
其中,所述近端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面和第一外侧面,并且所述第一内侧面和所述第一外侧面为弧面结构,所述第一内侧面和所述第一外侧面的连接面为两个对称的第一对侧侧面,在所述第一内侧面和所述第一外侧面上开设有横向凹槽,所述第一对侧侧面上开设有斜向凹槽,并且在所述斜向凹槽内设置四面齿形结构;
所述中后端部上环绕设置环槽切削刃;以及
所述远端部包括依次相连的过渡部和旋转部,并且所述旋转部为圆柱状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中后端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内侧面和第二外侧面,所述第二内侧面和所述第二外侧面的连接面为两个对称的第二对侧侧面,环绕所述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二外侧面和所述第二对侧侧面设置环槽切削刃。
优选的是,还包括:手柄连接件,其固定安装在所述近端部顶部,用于连接敲击手柄。
优选的是,所述过渡部的上截面为梯形截面,用于与所述中后端部的下截面过渡连接;以及
所述过渡部的下截面为圆形截面,用于与所述旋转部的上截面过渡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横向凹槽均匀平行布置;以及
所述斜向凹槽均匀平行布置。
优选的是,所述近端部长度为60~70mm。
优选的是,所述中后端部长度为18~70mm。
优选的是,所述远端部长度为35~39mm;
其中,所述过渡部的长度为18~20mm,所述旋转部的长度为17~19mm。
优选的是,所述远端部中的旋转部的截面圆周半径为8~12mm。
优选的是,所述髓腔锉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与常规髓腔锉相比,本专利涉及的髓腔锉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股骨近端松质骨的骨量,有利于股骨柄的固定和骨长入;
2、与常规髓腔锉相比,本专利涉及的髓腔锉锉削掉的松质骨碎屑较小,能够诱导松质骨在股骨柄近端涂层上的骨长入;
3、与常规髓腔锉相比,本专利涉及的髓腔锉中后段环槽切削刃能够锉削较多的骨量,使近端固定型股骨柄的远端与股骨髓腔形成松配合。从而降低应力遮挡效应,降低大腿疼痛发生的概率;
4、与常规髓腔锉相比,本专利涉及的髓腔锉底部为柱状,可以在髓腔锉与髓腔接触的初期自由调整角度,从而满足患者股骨生理前倾角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髓腔锉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髓腔锉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髓腔锉的外侧面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髓腔锉的内侧面立体结构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5所示,髓腔锉是一种髋关节置换手术用工具,通过髓腔锉将股骨髓腔锉削成型后,植入股骨柄假体,髓腔锉的工作原理是受敲击作用力后利用锉身上的切削刃切削股骨髓腔内的松质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髓腔锉由不锈钢材质制成,髓腔锉的主体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近端部110、中后端部120及远端部130;其中,近端部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面110a和第一外侧面110b,并且第一内侧面110a和第一外侧面110b为弧面结构,第一内侧面110a和第一外侧面110b的连接面为两个对称的第一对侧侧面110c,在第一内侧面110a和第一外侧面110b上开设有横向凹槽,第一对侧侧面110c上开设有斜向凹槽,并且在斜向凹槽内设置四面齿形结构111;中后端部120上环绕设置环槽切削刃;远端部130包括依次相连的过渡部131和旋转部132,并且旋转部132为圆柱状结构。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中后端部1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内侧面120a和第二外侧面120b,第二内侧面120a和第二外侧120b面的连接面为两个对称的第二对侧侧面120c,环绕第二内侧面120a、第二外侧面120b和第二对侧侧面120c设置环槽切削刃。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手柄连接件200,其固定安装在近端部110顶部,用于连接敲击手柄。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过渡部131的上截面为梯形,用于与中后端部120的下截面过渡连接;过渡部131的下截面为圆形截面,用于与旋转部132的上截面过渡连接。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横向凹槽均匀平行布置,斜向凹槽均匀平行布置。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近端部110长度为60~70mm,中后端部120长度为18~70mm,远端部130长度为35~39mm;其中,远端部130的过渡部131的长度为18~20mm,旋转部132的长度为17~19mm,远端部130中的旋转部132的截面圆周半径为8~12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包括:髋关节置换手术时,髓腔锉通过手柄连接件与手柄连接,通过敲击手柄将髓腔锉打入髓腔,从而将髓腔塑造成与股骨柄假体相对于的形状,在髓腔锉与股骨髓腔接触的初期,由于髓腔锉远端部的旋转部为柱状,并且没有齿,可以自由转动,调整好前倾角方向后将髓腔锉打入髓腔,在髓腔锉被打入髓腔的过程中,中后端部环槽切削刃能够锉削较多的骨量,使近端部固定型股骨柄的远端与股骨髓腔形成松配合,在髓腔锉被打入髓腔的过程中,近端四面齿形结构在锉削股骨髓腔时,能够锉削掉一部分松质骨,但同时也能保留一部分骨量,使股骨柄假体的近端部与股骨髓腔形成过盈配合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骨量,促进骨长入,被四面齿形结构锉削掉的松质骨碎屑形状较小,能够诱导松质骨在近端部固定型股骨柄近端的骨长入。
试验例
首先,随机选取5件同规格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髓腔锉及其对应的股骨柄假体,随机选取5件同规格的普通髓腔锉及其相对应的股骨柄假体,编号规则如表1所示:
表1试样编号规则
然后,准备泡沫假骨10根,250ml量筒,拉力试验机以及辅助器械,包括髓腔锉把手、锤子、固定泡沫假骨用的夹具、股骨柄把手。
最后,进行实验,包括如下步骤:
用泡沫骨夹具固定泡沫骨,连接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髓腔锉与髓腔锉把手,将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髓腔锉打入到泡沫骨的股骨髓腔,确保每个髓腔锉打入的位置一致,拔出髓腔锉。
安装股骨柄及股骨柄把手,将假体编号为J1—J5股骨柄打入准备好的股骨髓腔,确保每个股骨柄植入的位置一致。
连接拉力试验机与股骨柄肩部的螺纹孔,垂直拔出股骨柄假体,记录最大拔出力。
同理,用普通髓腔锉准备股骨髓腔,将假体编号为J6—J10股骨柄打入到准备好的股骨髓腔,测量最大拔出力。
冲洗10根泡沫骨的髓腔,在髓腔内注入纯净水,用量筒测量每根泡沫骨所能承载的纯净水的体积;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与传统髓腔锉相比,本专利涉及的髓腔锉能够保留更多的股骨髓腔骨量,并且增加股骨柄假体的固定强度。
表2试验结果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